郑州老人举报纸拍照,只为证明自己还活着

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原本是件好事儿,可为证明钱是本人申领的,郑州市多个社区要求行动不便的老人,需手拿当天报纸举在胸前拍照,以证明“自己还活着”,这种做法让一些老人“难以接受”。李女士说:“社区这么做,是怕有人冒领,我能理解,但举报纸拍照的方式对老人太不尊重了,我妈觉得像罪犯在拍照一样。”


关爱老人 当以服务为先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这种方式显得极端、强硬,甚至粗暴,老人们需要的是关怀、爱护和温情,发放养老保险本就是惠民之举,如果因为这样的“另类证明”让老人们怨言不断,甚至产生抵触,就适得其反了。


按社区工作人员的说法,他们也不想让老人“举报拍照”,而是想直接上门核实,但人手太少,工作又忙,百十位老人不可能挨家挨户去核实,甚至还有一些老人户口虽在社区,但却居住在外地,所以他们只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确认。应该说,社区这样做确实是无奈之举;但是,如果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让一位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像犯人一样举报拍照,于心何忍,温情何在?


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举报拍照没什么,但老人的心是脆弱的,走过漫长的岁月,很可能已经不堪重负,所以举报拍照看似轻巧,却可以把他们击垮,甚至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如果从更深一层去考量,“证明活着”这种方式还会唤醒老人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社区证明老人活着都不能靠“举报拍照”,而应在工作方式上更人性化一些。


一纸“另类证明”的背后,其实是如何关爱老年人这个群体的宏大命题,我们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服务的工作只会越来越重要,只要蹄疾步稳,日臻完善,打破固有的证明藩篱,克服强硬化倾向,最大限度、最大诚意地尊重老人、关爱老人、服务老人,所谓的“举报拍照”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诚信缺失 别让老人买单


“举报纸拍照”,其用意很明显,证明老人活着,无非就是为了防止冒领。这就是很多地方实行的领取养老金、社保,抚恤金等资格年审制,通俗点说,就是每年报告“我还没死”的制度。然而类似“举报纸拍照”等折腾人的制度,让老人无法接受。


真的是“无奈之举”,还是死脑筋?毫无疑问,这是社会诚信缺失的悲剧,冒领养老保险待遇等,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应该受到处罚,也应该加强监管,但监管的代价,不能让老人来买单,不能以无视老人尊严的方法来施行。比如,国外有通过各行政部门资料联网,离退休人员信息互联备案,从一个人死亡进入殡仪馆开始,其信息就应由民政部门传递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再传递到社保管理部门,从而终止这个人的养老金发放。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社区按规定办事本身没错,错在抱着僵化教条的死规定不放的死脑筋。刚性的制度都是人制订的,执行制度的也是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就得体现出人性化的一面。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应该成为服务的准则。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更灵活,更人性化的办法核实情况,诸如视频核实、电话沟通、上门服务等手段核实的人性化服务,总之,只要肯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不必非要用这种让人感觉到丢掉尊严的方法。


冰冷照片 何如嘘寒问暖


客观而言,在社区工作人员力量有限,而老人又不便亲领的情况下,拍照自证的方式,可能也是无奈之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区要求老人拍照自证“还活着”,确实少了一些温情,也折射出这种工作方式太过落后,有改进和完善的空间。



与此同时,也有人表示,现在PS技术那么发达,很多人都会用,如果真有人存心想冒充老人骗取养老保险,完全可以PS老人照片来实现。


难道就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吗?当然有。比如通过电脑视频或手机微信视频认证的方式,就可以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不用亲自登门,同时还能够防止有人通过PS照片的方式来弄虚作假。因为视频认证是即时的,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在认证的过程中随机问老人一些家长里短,身体健康等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弄虚作假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和要求老人举着报纸拍照相比,这样的“嘘寒问暖式”求证,不会引起老人和家属的反感,反而还充满了脉脉温情。


这样一来,只要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和老人或身边的家属约定好视频聊天的时间,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认证了。这说明,不管是社区,还是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在为百姓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只要能够真正的坚持人性化,只要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群众考虑,是完全可以找到两全其美,也容易被群众接受的工作方法的。


多点智慧 好事也需温情


举报纸拍照证明在世,也折射出基层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疑,社区工作直接面对群众,且千头万绪,这就导致了“人手少与工作任务量大”的突出矛盾。而一些类似的“证明在世”的情形也常见,以养老金发放为例,若不核实准确,极容易被人冒领。因此,就需要多一些科技性与智慧性的办法。


同时,社区工作也可以融入志愿者的力量,在集中的时间内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开展工作,确认完善类似老年人在世的相关资料,也可以把好事情办得很温情。同样,对于老人的亲属而言,应认识到冒领老人补贴的危害性,不但有违诚信,为道德所不齿,更涉嫌触犯法律,得不偿失。多方面共同作用之下,冒领的现象自然会慢慢减少,服务老人的工作也才能体现出更多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