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养老沙龙:社区营造,重新思考社区的定义

2017年11月3日,第十五期北科养老主题研讨沙龙在西城南小街养老服务驿站召开。来自北京市西城区公益文化传播中心的陈哲主任,以“社区营造中的角色定位与基层改良”为主题在现场做了精彩分享,根据分享内容编辑整理后如下,供读者参阅。


社区营造中的三类角色


关于社区营造,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曾提出过“人、文、地、产、景”的概念,国家民政部也推出 “三社联动”的做法。这其中,都强调了“人”在社区营造中的作用。社区营造的开展,离不开三类人:社区专职工作者、居民骨干和营造专员。

社区工作者担当着协调社区营造工作的角色。当如今生活环境追求安全保障而被科技化的东西层层设障时,若没有社区内部“主心骨”的支持,营造人员很容易吃闭门羹。与此同时,社区营造需要考虑到在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而社区工作者则可以作为这其中的统计员、联络员,当然也是我们的伙伴。


在很多社区中,总会有一些居民骨干作为社区领袖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们或是退休干部,或是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或是非常热心并拥有一定的公益热情。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营造中的作用,很容易带动其他人群也参与到营造的过程当中来。因此,居民骨干可以作为社区营造的响应者、参与者、评判者和传播者,并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是否能继续开展下去。

营造专员是营造实施机构的“员工”,是营造内容的调研者以及最终的实施者,也是居民眼中能带来实惠的人,因为他们背后拥有着庞大的支持性的资源。他们往往有着“十八般武艺”,跟老百姓打交道,跟政府打交道,跟社区工作者打交道,跟外界资源打交道,代表不同的利益而说着不同的话。


社区工作者能把事儿协调好,营造专员把活儿干好,居民骨干最终把工作反馈做好,随后便是围绕社区广大居民来开展具体而可行的营造内容。


青塔胡同41号 


青塔胡同41号,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的北顺社区,在鲁迅博物馆西侧,面积大约为120平米。传统的社区营造方式,是借助书画、舞蹈、合唱等社区原有资源,通过营造者创造出新的形式来产生吸引。但是,这种新形式并不一定是社区居民所需要的,往往也难以建立最终的情感联系。

当初建立“青塔胡同41号”时,第一步就采取了实地调研。调研结果中,北顺社区居民最迫切的需求是健康和医疗卫生。另一方面的数据显示,当地5000居民,老年人、残疾人占比超过了北京市平均水平,达到了28%。针对这一需求,团队便设计出 “青塔健康讲堂“来吸引居民积极参与,并促使了他们与营造人员建立起一定的情感联系。


社区营造过程中,让老百姓切实感觉到亲情、友情、爱情等有价值的东西,对于社区营造人员来说,便能逐渐与社区老百姓融为一体。到了这个阶段,可以开始考虑让老百姓们建立他们自己的团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基于此,北顺书画社、北顺书社、胡同之声合唱社、青塔棋社、白塔乐坊口琴之声等在这里相继成立。

团队还通过其他外部支持,重拾当地几乎被落下的文化内容。北顺社区的13条胡同虽有着足够的历史底蕴,却一直未被挖掘并传播。团队便借助口述史、社会工作等专业相关人士的帮助,走访社区老人,梳理胡同历史上墙,还在英语专业志愿者的帮助下有了英文翻译。通过在社区中招募老、中、青三阶段的居住者,组建胡同讲解员,最终实现胡同历史和文化的有效传承。


社区营造过程中,团队争取社区书记、主任等的支持和帮助,实现社区当地餐厅、银行、学校、医院、国有企业等的社会责任实地化。与此同时,在给予社区营造单位资源互换的机会同时,避免让一方单纯地索取或付出,而是寻找合适的人和方式形成利益互换关系,这才是维系合作的基础。


从社区营造到互益、公益


随着社区营造工作逐步深入开展,获益后的社区居民也在开始思考,通过何种方式来让周围的人从他这里获益,这便促使了社区营造更深层次的进步——互益、公益文化的诞生。


社区公告栏中张贴的“北顺•友邻慈善榜”,表彰生活中有过善举的居民;


“二手图书征集令”,让家中的闲置书籍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财富;


“绿色北顺跳蚤市场”,实现旧物的二次利用并提升居民环保意识;


胡同手艺社,联结退休手艺人们的一次爱心传递。


如今,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的意识越发强烈,还自发组织了青塔影院等活动。针对社区现状投票制定的《青塔胡同41号文明公约》,居民正在从参与者成长为了奉献者,到最终社区层面的参与又建立了《北顺社区公约》。

北顺社区开展社区营造的两年,营造人员也已然成了社区居民眼中的“干儿子”、“干女儿”。年轻的工作人员添了小宝宝,社区长辈便亲手制作起小鞋子、小袜子,裁剪出一片片尿戒子,两年的相知相敬有了回响。


社区营造既可以轰轰烈烈,也可以如此这般润物细无声。如果说社区营造的这两年来给社区留下了什么,或许就是“飘荡在13条胡同的书香”、“居民与居民之间良好的友邻文化”,还有“几千户居民共同认可的居民公约”。